提炼重点 必备知识:基于教材深研教材

[日期:2024-04-13]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人教版2016年初中历史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依据2011年课标编订,是全国统一使用的三科教材,共6本,中国史4本,世界史2本。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框架。

(一)凸显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统编历史教材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凸显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1、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融入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培育民族精神。

七年级教材以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主线,通过秦统一中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隋唐的统一、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等相关史事,帮助学生明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与特点,明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形成国家认同。教材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大视野理解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史实, “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自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以后,历代朝廷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经过历朝的经营,实现了对新疆、西藏、东北、西南等边疆地区,以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的有效治理。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选取了大量的史事,对我国固有的领土和领海主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通过《秦朝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东晋形势图》、《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北宋形势图》(1111年)、《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宋代海外贸易图》、《元朝疆域图》(1330年)、《明朝疆域图》(1433年)、《清朝疆域图》(1820年)等,较为直观而又系统地呈现了我国历朝历代对钓鱼岛、南海及南海诸岛拥有主权的历史沿革,加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

教材还透过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史实,展现中华民族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优良传统。教材力求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正确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根本保证,从而培育民族精神。

2、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硕成果, 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彰显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成果。如,介绍了孔子“仁”的学说,阐释了孔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内涵;阐释了孟子“仁政”的学说及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中国文字的起源、都江堰的修建、造纸术的发明、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等科技成就的史事,彰显了我国古代丰硕的文明成果及其特色,帮助学生认识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引导学生从文化发展的视野理解中华文明的进步,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文化自信。

3、认识中国古代的中外交流,融入国际理解教育,形成世界视野。

 历史上的中国,并不是孤立、封闭地发展的,中外交流始终在进行着。教材通过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东晋南朝时的海外贸易、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等相关史事,再现了中国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对外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轨迹,认识中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时也把中国古代的文明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意识。

(二)关注学生的思考与体验

教材力图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丰富的历史面貌。正文呈现的是历史的核心主干内容,设计了单元导语、课前引言、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知识拓展、课后活动等辅助栏目拓展正文内容,并附上大量的插图。这些教材辅助系统的设置,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视野。多种呈现方式和活动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素材,搭建平台,实现了由教材向学材的逐步转变,充分发挥导学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课前引言:激发兴趣,引导参与。

 基于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注重文本的生动性、可读性和趣味性,每篇课文都精心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课前引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引言有的巧设悬念, 有的妙趣横生,有的叩击心弦,有的睿智而富有启发性。如,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前引言设计为: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后来的尧、舜、禹,是著名的部落首领,赢得当时许多部落的尊重。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呢?本课将结合考古发现,揭示古老传说背后的故事。

该课前引言睿智又有悬念,学生通过这段引言可以产生许多的思考。

2、材料研读:史料实证,论从史出。

史料即“历史资料”或“历史材料”, “没有史料和证据就没有历史”。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凸显历史学科特色,每篇课文都精挑细选了适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学会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探究和分析历史问题,逐渐习得历史研习的基本方法, 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进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如,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中提供的材料研读为:

 

 《汉书· 食货志》记载, 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通过该材料向学生展现了西汉建立初期的社会状况。西汉建立之初,由于多年战乱的影响,人民流离失所,实现不了温饱,人口锐减,面临诸多的社会问题。该材料短小精悍,由小及大,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回到历史的“现场”去思考历史问题,深刻理解汉初统治者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的迫切性。

3、相关史事:拓展阅读,自我感悟。

相关史事栏目是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的一大亮点,该栏目丰富了教材正文的内容,向学生展示了更为丰满的历史面貌。如,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中提供的一则相关史事: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刚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该史事结合教材的叙述,向学生提供了较为丰满的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感悟汉文帝的人格魅力,更好地理解“文景之治”,起到寓教于史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在知识拓展栏目也为学生提供了如下的资料:

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秦汉时期,中国已有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最早发现了南海的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学生阅读以上史事,结合教材“清朝的疆域”正文叙述及教科书插图《清朝疆域图》(1820年),可进一步领悟我国拥有钓鱼岛、南海及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沿革,对钓鱼岛、南海及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领土进行有理有据的解读,既学会论从史出,又可联系时政,增强国家主权意识。

4、课后活动:巧设情境,拓展思维。

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课后活动栏目的内容设置,不再是以往简单地强调课堂学习内容的检测性练习,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深入思考,由此延伸和拓宽了学生课后历史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研习实现有机链接。如, 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中设计的课后活动为: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该问题设计,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史料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学会回到历史的情境中理解当时实行重农政策的必要性,有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历史,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提倡的教学理念,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显,或隐含地为教师教学创造条件、构建平台”,有助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1、以唯物史观指导初中历史教学

统编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教材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通过“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三个子目,引导学生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首先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私田的开垦,井田制的瓦解,加速了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 旧的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周天子失去了控制各诸侯国的手段和实力,继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随后的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第8课《百家争鸣》中,教材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改革、变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最终在战国时期确立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思想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思想主张和治国方案,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材浓墨重彩地叙述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肯定了秦始皇的这些措施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则叙述了秦始皇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论述了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国家统一为主线,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初中学生在具体史实的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历史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观念。

2、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

时序从纵向反映出历史现象发生的前后顺序及其演变的因果关系,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因此,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遵循时序编写历史教材的原则,即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清晰呈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脉络,传授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时序概念。”“在立足时序的前提下,教科书在不同的时段适时地配置了各类历史地图, 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空间背景。”

引导学生在历史的时空下思考人类历史发展变迁的轨迹,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基点。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的过程中, 应注重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与相应的时间段相对应,让历史的时序思维成为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并推导出合理结论的基本方法。”[5]当然,历史本身是复杂多变的,受教材编写的篇幅所限,有些史事未能以时空为经纬展开充分的叙述,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予以适当的拓展与补充。如,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材写道: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时,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在这里,涉及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殖民扩张等时空叙事,需要教师补充相关史实, 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以更好地理解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

3、与教材文本“对话”,培育学科素养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质资源,精心组织学生与教材文本展开“对话”,在“对话”中获取历史信息,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并利用教材提供的史料尝试重构过去的历史,从而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能力。譬如,引导学生观察《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并充分发挥历史想象力,认识到古代半坡原始居民在许多陶盆上刻画的图案,应与当时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由此引导学生推断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原始绘画和审美情趣,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物质材料的性质,实现了“火”与“土” 的神奇碰撞,从而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揭开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