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作业设计

[日期:2023-09-04]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单元名称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课题

第十一课 古代日本

节次

第一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 5世纪,哪一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

A.高丽        B.大和         C.波斯         D.中国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一个层次的学业水平要求,将历史史事置于历史进行的正确时空中;考查学生“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

2. 日本大化改新的学习对象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中国?

A.商周时期     B.两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一个层次的学业水平要求,将历史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之中,了解中外联系;考查学生“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

3.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大化改新”诏书: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田班给农民,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以上材料反映的是

A.改革的背景    B.改革的内容    C.改革的性质   D.改革的影响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二个层次的学业水平要求,准确理解史料,客观分析并做出合理解释;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4.日本幕府统治时期,

A.天皇握有实权      B.武士集团统治的时间很短     

C.武士道逐渐形成    D.武士效忠的对象是国家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二个层次的学业水平要求,以时空为基尺,对重要史事做出合理解释与评价;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 《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三国志·魏书·乌九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思考:1)材料中三部文献记载了古代哪个国家与中国交往的史实?这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关于“赐以印绶”与“册封与印绶”的记载中,你还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由此得出什么认识?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二层次的学业水平,以时空为基尺,准确理解史料,分析历史现象;考查学生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材料来源: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上)第11课 相关史事

2.3—4世纪,朝鲜半岛基本形成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676年,新罗统治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10世纪,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照唐制,设立三省六部,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改国号为朝鲜。

思考:古代朝鲜和古代日本的发展有何相似之处?联系近代中国的历史,谈谈你的认识。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三层次的学业水平,以时间顺序与空间位置为基本尺度,对重要史事进行初步分析和解释;考查学生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来源:编教材《世界历史》(九上)第11课 知识拓展

单元名称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课题

第十二课 阿拉伯帝国    

节次

第二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1.公元8世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

A.奥斯曼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大唐帝国

D.罗马帝国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一层次的学业水平,能够将世界历史重要史事置于正确的时间和空间之中;考查学生“时空观念”的学科素养。

2.下列关于阿拉伯数字,表述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B.罗马人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美洲

C.古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D.中国人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美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一层次的学业水平,能够以时空为基尺,对重要史事进行初步分析;考查学生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3.下列文学作品中,不仅能够反映阿拉伯地区,也能折射出希腊、印度等诸多国家社会风貌的是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医典》

D.《罗摩衍那》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二层次的学业水平,正确认识古代世界文明成果,对重要史事进行初步分析;考查学生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4.下列属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独特贡献的是

A.建立起地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B.改造计数法,形成阿拉伯数字

C.《天方夜谭》被奉为医学经典

D.《医学集成》被誉为文学瑰宝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一层次的学业水平,以时间顺序与空间位置为基本尺度,对史事进行初步分析;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 《一千零一夜》是中近东地区广大市井艺人和文人学士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收集、提炼和加工而成的。这本书有三个故事来源:一是波斯故事集,二是阿拔斯王朝时期流行的故事,三是埃及流行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这些故事中融入了阿拉伯精神文化体系。他们在故事中热情地讴歌和赞扬了那些勇敢、机敏、敢于探险的人们。

思考:通过《一千零一夜》故事并结合教材,说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有哪些贡献?

意图:本题体现了第二层次的学业水平,以史料为依据,对重要史事进行初步分析;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