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转载于学科网)

[日期:2021-03-29]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一、前言

  目前, 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学校教育领域, 通过先进的技术将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化,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到, 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更加方便的学习渠道, 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 将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显得尤为必要。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1. 情境性原则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信息储备量比较大, 如果引入表现力强的多媒体技术, 可以为学生展现真实的历史情境, 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的发展变迁, 让他们想象历史人物的不凡气度、雄才大略, 进一步培养学生了解历史的能力, 并促使他们从历史问题中获得启发。

  2. 辅助性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先进性, 可以辅助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灵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但是不能以偏概全, 要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 因为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我们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不能过于依赖它, 比如在教学《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部分内容时, 我为学生播放了《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遵义会议》等电影片段, 为学生言简意赅地讲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这部分历史知识, 感受到了红军英勇坚强、坚忍不拔的英雄主义精神, 也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程的坎坷, 树立了热爱生活、热爱党的美好情感。

  3. 时效性原则

  我们都知道初中历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工具, 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调控的, 适合学生思考的学习情境, 让现代教育技术为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核心素养所服务, 为学生适当渗透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史实资料, 让学生敢于思考。比如在教学《经济大危机》这部分内容时, 书本中只是简单介绍了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但是美国经济危机是否与世界经济危机存在内在联系, 这部分内容涉及不多, 教师难以通过简单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 进而难以使学生感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实质, 在这种情况下, 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补充相关知识, 为学生播放一些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背景资料, 包括各个国家民众对经济危机的态度, 德国经济衰退、英国贸易保护等资料,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国家的经济危机是否与美国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联系。再为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在经济危机来临之际, 资本家为什么宁愿毁掉商品也不将这些商品用于救济他人?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和问题引领, 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相关历史知识,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影响

  1. 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要素结合在一起, 推动历史教学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很多知识侧重于史实讲解, 比较枯燥乏味, 如果教师运用现代教育加护, 将枯燥的史实变得具体生动化, 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探索欲,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3. 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新课程改革提出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教学空间, 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思考历史知识, 让他们从史实中获得启发, 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善于思考, 德才兼备, 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总之, 在新课改背景下, 初中历史教学要善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历史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 形成核心素养, 逐渐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申.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 2015 (1) :111.

  [2]李桂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J].赤子, 2014 (19) :126.

  [3]曹宏.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 (17) :138,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