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想象的基本原则

[日期:2018-11-22]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还原”或“再现”历史情景,肯定离不开史料,但也离不开想象。历史想象可以把史料中一行行陈旧的文字变成一幅幅多采的画面,可以把史料中一个个代表人物的“符号”(人名、称号等)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可以把因史料欠缺而产生的一条条纵向历史裂缝、一块块横向空白连缀和填补起来。历史想象功能奇妙,想象历史乐趣无穷。史学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历史想象。[1]

无论是历史学习者,还是历史研究者和历史教育工作者,都想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历史的天空里更高更远地飞翔。然而,要实现这个愿望,除充满对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外,还需遵循历史想象的一般规律,遵守历史想象的基本原则,运用历史想象的可行方法。限于本文篇幅和个人能力,这里集中就历史想象的原则问题谈一些看法,与广大同行交流。

历史想象是历史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进行这种时必然会遇到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即想象什么?怎样想象?如何表述想象出来的历史情景?而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就应遵守符合历史想象一般规律的基本原则。总结他人的经验和个人的体验,笔者认为,选择历史想象对象时,要重视细节原则和价值原则;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历史想象时,要把握证据原则和逻辑原则;表述想象出来的历史情景时,要体现模糊原则。

(一)细节原则

在人的视野中,历史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历史事物可分为主干躯体和细枝末节两个部分,历史人物可分为“大人物”和“小人物”两种类型,“大人物”所作所为既有大事情,又有小事情。揭示真相,追求真实,是史学的基础和本真。为保证历史叙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宏观层面的内容,如大事件、大场面、“大人物”及其所干大事情,等等,必须依据确凿可信史料如实记述,有就有,无就无,不能想象,不能虚构。否则,历史就不成其为历史了,史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微观层面的小事件、小场面、“小人物”,以及“大人物”所干的微小事情等,在没有史料记载的情况下,则可以适当想象。不然,历史就成了干巴巴的流水账,谁还来读谁还来听?将历史想象的对象限于微观层面的历史细节,这就是历史想象的微观细节原则。此原则可简称为细节原则。

在提炼本原则时,笔者对“微观细节原则”和“细节为主原则”两个提法进行了反复的推敲,最终将后者舍弃。因为,如果历史想象以“细节为主”,那就等于说,宏观层面的大事件、大场面、“大人物”及其所做的大事情也可以想象,如此一来,怎么保证历史叙事的真实性?再说,“细节为主”,比例是多大?数量是多少?也很难计算。

提出历史想象的细节原则,并非个人的臆断,而是对前人历史想象的成功经验的一个总结。在这个方面,司马迁的经验堪称典范。文史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史记·项羽本纪》明显地有想象的因素,但大家又一致肯定该传记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这是为什么?原来,司马迁对项羽一生经历的重大事件,如避难吴中、随叔起兵反秦、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等重大事件的记载,是以《楚汉春秋》、汉庭档案等可靠史料为依据,真实可信,而他想象的,只是鸿门宴、垓下之围等大事件中的一些细节。即令与历史本身有一些出入,也无伤大雅。司马迁的历史叙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了解微观细节原则后,在讲述(记叙)孔子的生平事迹时,我们就知道,什么不可以想象,什么可以想象了。孔子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论语·为政》)。他又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因有此确凿材料,所以我们应明确告诉学生,孔子十五岁立下发奋学习的大志,而不能想象他十岁或八岁即有此志,更不能把他想象成一个神童。但是,因没有材料记载他为什么在十五岁立下此志,以及立志后他是怎样学习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象相关的细节了。又如《孔子家语》和《史记》相关篇章记载,孔子约50岁至55岁时,曾在鲁国任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这是他一生从政的主要经历。但若将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来评价,这样的政治实践显然薄弱了一些。那么,我们能否想象他还担任什么重要官职,作出了显赫的政绩呢?肯定不能。我们可以想象的,只能是他担任这三个职务期间的某些细节。又如,孔子任鲁国大司寇并代理宰相时,政务繁忙,应该有副手或助手协助,但无相关依据,这一人物不宜想象。同样,商鞅主持秦国变法,千头万绪,按理应有助手,但史书没有记载,这种地位的历史人物也不宜想象。不过,想象出个别“小人物”则是可以的。如商鞅“徙木立信”故事中的“徙木者”,我们就可作如下想象:

此人“国”字脸,身材高大,力气大,胆子也大,还认识一些字。没有正当职业,经济困难,这几天正缺饭钱哩。于是他就杠起了木头。

(二)价值原则

微观层面的历史细节数不胜数,每一个历史学习者、研究者和讲述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多的历史细节来想象。按什么原则选择?应按价值原则选择。这里所说的价值是广义的,主要包括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

首先,历史是求真的学问。因此,历史想象要重视认识价值,要选择那些有助于了解历史的真相和认识历史本质特征的历史细节来想象。

其次,历史是引人向善的学问。因此,历史想象要重视道德价值,要选择那些体现善的历史细节来想象。恶的历史细节自然也可以想象,但目的在于通过对恶的否定和批判来肯定善。

最后,历史是导人爱美的学问。因此,历史想象要注意审美价值,要选择那些展示了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呈现美的历史形象,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历史细节来想象。丑的历史细节当然也可以想象,但目的在于通过对丑的情景的揭露和鞭笞来点赞美、衬托美。

笔者在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时,每当讲孔子生平事迹时,都要和同学们一起想象孔子儿童时代的生活情景。

孔子出生后不久,父亲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生活。家中经济困难,无钱买菜,小孔丘便到沂水边上去采野菜。常采的有薇菜、芑菜、芹菜、葑菜、菲菜等。鲁国人喜爱户外活动,尤其是踏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小孔丘很想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没有这样的条件,也没有时间,母亲还等他采的野菜中午吃呢。不过,他也常在沂水中洗澡、游泳。孔丘从小亲近河川,喜欢流水,这对他一生的情感和思想有深刻影响。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细节来想象呢?除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外,主要考虑的就是价值。这样的想象满足了历史教学的多方面的价值要求,基本做到真、善和美的统一。

应该承认,不同的个体和群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论语·雍也》有如下一章:“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宋国美女,卫灵公夫人,但名声极差。在文学艺术界,出于“发行量”、“票房”等考虑,很多人对孔子见南子的细节很感兴趣。早在1928年,林语堂就挥想象能力,根据这章的20多个字写成1万多字的剧本《子见南子》。对文学艺术作品来说,只要不渲染低级趣味,写这种题材也没有什么。但作为育人的事业,历史教学有很高的价值要求,师生既不宜也不应去想象这类历史细节。

(三)证据原则

上述两个原则告诉我们,历史想象的对象是有价值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之所以要通过想象“再现”,根本的原因在于史料中没有具体描述。既然前人没有描述,那么,我们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想象了吗?不行!想象历史细节也要有一定的材料作依据。没有直接材料,可用间接的相关的材料作为证据;历史材料不足,可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作为证据。这就是历史想象的证据原则,也可称之为“想有所据”原则。这一原则可以保证历史想象的可信性和真实性。曾深入研究历史想象的英国著名史学家柯林武德十分重视证据原则。在《历史的观念》第五编第二节中,他强调指出,历史学家想象出来的图画,“与叫做证据的某种东西处于一种特殊的关系之中”,图画是否真实,“就是指能否诉之于证据来加以证明。”[2]

对历史想象来说,一定的史料比一定的现实材料更为重要。后者可以作为前者的补充,而不能作为核心材料。完全脱离历史材料的想象不是历史想象,仅仅依据现实材料进行的想象也不是历史想象。

上文所述对孔子童年的想象相当严格地遵循了“想有所据”原则(亦即证据原则)。该想象所依据的材料可简介如下:

1、将孔子的童年基本生存生活状况归结为“孤苦”,其依据是《孔子家语·本命解》:“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论语·子罕》:“吾少也贱”;《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贫且贱。”

2、想象小孔丘采集野草,其依据是古今穷人的生活情景。

3、将小孔丘采集野菜的地点安排在沂水边,依据是沂水从鲁国都城曲阜(今属山东)南流过。河边野菜多,长势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4、所列野菜,依据是《诗经》中有诗名曰《采薇》、《采芑》,又有“薄采其芹”、“采葑采菲”等诗句。

5、对春游情景的想象,依据是《论语·先进》中曾点的话。

6、想象孔子对川流的态度和情感的依据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家语·三恕》:“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

7、想象孔子从小“习礼”以及他从事的“鄙事”,依据是《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也说,他儿时“多能鄙事”(《论语·子罕》)。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儒乃当时一社会行当,一名色,已先于孔子而有”。[3] 徐志刚在《论语通释》中解释说,“儒”古时本指专门为人主办喜事丧事仪式的人,即赞礼者,也称“相”[4]。

总之,这段历史想象,基本做到事事有出处,句句有根据,完全符合证据原则(亦即“想有所据”原则)的要求。

(四)逻辑原则

想象的历史细节是否真实可信,不能就细节论细节,而应将其放在历史的宏观叙事之中,放在历史思维的过程中,放在人的实际生活中,看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历史思维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这就是历史想象的逻辑原则。

历史想象的逻辑原则实际是强调想象出来的历史情景要合情合理。不合逻辑的、不合情理的历史想象不能成立。比如,以往我们把孔子想象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而实际上,这样的想象不合逻辑。因为,自三岁时父亲去世,至二十岁担任委吏,孔子“贫且贱”,“多能鄙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怎么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呢?“委吏”是管仓库的“职员”。当时的仓库主要是存放粮食,有黍、粟、麦、稻等。孔子作委吏时把仓库管理得井井有条。这一经历让他对“五谷”有很多了解。孔子作鲁国司空时,“别五土之性”,即把鲁国的土地分为五种类型,引导人们按土地的特点,分别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和树木等,这也说明他很了解“五谷”。由此可知,把孔子想象成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不合逻辑。但如果我们想象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兼宰相这一时段,“四体不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却是可信的。因为大司寇属于国卿,地位高,待遇丰厚,生活起居有人照料,加之人忙事多,自己自然就不再动手了。一位高中历史老师讲《古代商业的发展》时,启发学生进行如下的“历史假想”:公元756年五月初五,唐长安首富王元宝带1000贯铜钱(1贯=6.4斤)去颜神(今山东博山)买琉璃,途中他怎样解决沉重的铜钱携带和住宿等问题?[5]就细节论细节,似乎可以想象。但如果把这一微观细节放在宏观大背景下,问题就来了。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战祸席卷北方。兵荒马乱之中,王元宝怎么会携巨资从西面的长安到东面的颜神去买琉璃?琉璃是建筑材料,采购后是自用还是转手倒卖?这时谁还有心思搞修建?此“历史假想”(历史想象)违背了逻辑原则,明显地不合情理。不过,如果把时间设定在安史之乱爆发前,这样的问题就避免了。

历史想象是否具有逻辑性,是否合情合理,通过比较可以清楚看出。当笔者依据曾点的话想象孔子春游时,头脑中闪现出三种情景:

情景一:孔子听了曾点的描述后,第二年春天即带领学生去春游。

情景二:孔子儿童时代与亲友一起,高高兴兴地春游。

情景三:孔子儿童时代,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别人去春游。

通过反复比较,笔者觉得情景三既合情又合理,最合逻辑,因此课堂上讲出来,与同学们分享,收到良好效果。

(五)模糊原则

历史想象虽然以一定的材料为依据,但所依据的材料一般是间接的模糊的材料,不仅谈不上翔实丰富,而且往往偏少。因此,想象出来的历史情景一般也是模糊的,或时间、或地点、或人物、或状况、或过程模糊,或兼而有之。这既是历史想象的特点,也是其局限性。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把历史想象等同于历史事实。

历史想象的模糊性还表现在,依据同一材料想象出来的历史情景往往不是唯一的。如孔子说:“吾少也贱”。司马迁也说:“孔子贫且贱”。根据这两条可信材料去想象,甲想象的是小孔丘和母亲住在破旧的房子里,乙想象的是小孔

丘穿着满是补丁的衣裤,丙想象的是小孔丘和母亲吃得很差,难以饱腹。而这些想象都是合理的,这些情景都可能存在,没有对错之别。

鉴于历史想象含有猜测的成分,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在表述想象出来的历史情景时,要体现模糊原则,如应使用一些模糊词语,“想象起来,当时的情况是……”、“事情很可能是……”、“情况应该是……”,等等。模糊的情景用模糊的词语表述,是科学的;模糊的情景却用精准的绝对的词语表述,是不科学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至今没有答案。在笔者看来,史学是科学又是艺术,准确地说史学是特殊的科学和特殊的艺术的统一,而历史想象则是其艺术因素的最突出的表现。提出若干原则来“规定”主观性艺术性均强的历史想象,也许不太明智。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操作角度看,明确历史想象原则可能更有利于人们(尤其是初学、初教历史的人)进行历史想象。

[注释]

[1] 冯一下:《历史想象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学》2011年9月上半月刊。

[2]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43页。

[3] 钱穆:《孔子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9页。

[4] 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66页。

[5] 赵娟:《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自由学习——《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案例一则》,《历史教学》2015年6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