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同是实施素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日期:2018-10-16]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教育理论界的一大核心热词。大有春风可燎原,遍地已盛景的景象。作为理性思考者与践行者,我们既没有必要对当下中国教育改革抱有不切实际幻想,幻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今朝一经提出,明朝就会遍地生根、开花、结果;当然一线教师也没有必要抱有不负责任的悲观。要真正清醒、理性看到落实和实施“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可能存在的艰难和曲折。对这个问题越有着清醒的认识,越能激发我们深入思考中国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将来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再从《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这个过程是繁复的,缺乏教师这个关键角色的积极认同和有效参与,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这一次课程改革将面临更多的来自一线教师阻力,甚至造成改革流于空谈。所以,落实和有效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是广大的一线教师,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积极认同、有效参与,并在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与否是制约“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核心要素。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又一次深化,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教育应该我国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撑,“核心素养”是对我国教育的又一次理论和实践验证和推动。从目前绝大多数一线教师的反应来看,教师们对“核心素养”理解和认识还存在着很大偏差与误区。在绝大多数一线教师的心目中,他们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像“素质教育”的提出一样是换汤不换药,是所谓的教育理论专家凭空杜造和理论炒作,缺乏真正落实的基础,也难以落地生根。基于这样认识上的主动拒绝,他们失去了学习理解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遑论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对“核心素养”理论的前瞻性学习和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你唱你的调,我跑我的道”的我行我素式行为理念,执行的更是认为亘古不变的经验性和相对封闭性的以“分数”为命根的教学行为模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中国的教育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说复杂,是因为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既服务当下,又关注未来,必须前瞻性地预测出社会对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具有超前性。在这一点上,任何国家的教育宗旨与方向都是一样的。国家教育宗旨的实施是要靠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的,它不只是空框架、空中楼阁,而需要扎扎实实地落地实施。教育实践过程是丰富复杂的,变动不居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一线教师在理论上都能认识到教育教学行为的复杂性,但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环境中,教师们所进行的教育教学行为仍然是简单的,紧紧围绕着中高考的分数打转转,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发生和指向都指向学生的学业分数,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教育教学又非常简单,甚至执着不变。而这点,正是广大基层教师对中国教育的固化认识,深入教师的骨髓。

因此,当“核心素养”概念和理论框架提出后,一线教师普遍的反映是不关注,不学习,不认同,你搞你的核心素养,我搞我应试分数。这就像当年提出“素质教育”时出现的现象一样,广大一线教师并不买“素质教育”的帐,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多年,素质教育改革初期,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也备受教师关注,随着实践不断推进和时间的发展,教师们发现变得是理念日益繁杂,不变的仍然是“分数”,经历课程改革初期的热情后,消退热情的教师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战车上,继续为应试教育搏杀。这样,教师问题则日显突出,如何有效促进教师“核心素养”的专业成长就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施背景中的重要命题。

任何先进教育方针和理念的实施,都要基于两个层面的思考:一种在思考层面,一种在执行层面。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在思考层面拒绝反思,拒绝反思我们发生的错误(这种行为虽然极不容易为我们所察觉),这正是思维惯性仍在固化思考行为,有了这样的思维和认识,在执行和实施层面就很难改变固有的“应试行为”。这种行为正是制约和阻碍落实和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同志在第30个教师节寄语中谈到:“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升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这段话指出了在当下时代变革中,教师专业知识、胸怀视野的重要性,更特别强调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及教师自身核心素养对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学生的重要性。

突破“最后一公里”,把“核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对教师关于“核心素养”的认同纳入到学界和社会研究的视野。否则,“核心素养”教育就有可能落空,有可能遭到教师们的强烈抵触,进而造成改革实施的艰难和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