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比较讲授法”探微

[日期:2018-05-28]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一、使用"比较讲授法"的理论依据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所有了解"历史"这门学科知识的人共同默认的一句经典名言:没有这个理论基础,历史教学中的"比较讲授法"将失去任何可能;有了这个基础,几乎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都会直接、间接或有意、无意地使用着这一有着鲜明教学效果的传统的"比较讲授"的方法。

全面论证上述这句经典名言,不是本文的任务;但为了从历史的本质深处探讨"比较讲授"的各个逻辑前提,有必要对与这句话有关的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点作出说明。唯物史观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统一。所谓统一性、普遍性,主要是指社会历史的共同性和一般性规律,而多样性和特殊性则指各国、各地区或各民族在不同时空所表现出来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历史差异特征。换句话说,多样性和特殊性是千差万别的历史现象,共同性和一般性是可以归纳和比较的历史本质,此其一。其次,历史是过去了的人类社会生活的记录和现代人对它们的评估,是人类群体和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产物。人类学告诉我们,经历着历史演变的人类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具有不变和可变的两种表现,而可变部分也是有规律可寻的。这两个理论基点,有力地支持了我们能够在历史教学的"比较讲授"的领域里,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二、通史性质的历史内容都具有可比性

不论是初中、高中还是中专的历史课本属于通史性质,展现其叙述的领域无非两大内容:一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方式,一是人格塑造的行为模式。就前者而论,其线索1,包括人类体质和早期社会生活的演变:包括人类体质形态的变化、婚姻形态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等;2,包括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变革:其中包括各项典章制度的发布、社会革命、政治改革、维新运动和对抗性政变等;3包括经济发展:包括自在发展和制度促进等。4,军事斗争:包括国际战争、跨国军事同盟、国内战争、起义和叛乱等; 5,包含内容是对外交往:包括国际政治和经济联盟、缔结国家间各级关系和盟约、各种官方交流和民间交流等; 6,宗教活动;7,民族斗争和融合;,8,文化运动;9、科技革命,等等。就后者而论,则有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思想大师、道德名家、科技英才、文艺人物、各类政治人物和社会活动家的产生、行为与业绩。在这两大内容的线索范围内,举凡同类的事件、人物、项目和作品,都具备各种可比性质,是我们运用比较讲授法的系统依据。

三、"比较讲授"的运用

关于"比较讲授"的方法,属于教学实践环节,是本文探索的一个重点。一般说来,从形式上分,有口头比较和板书比较。前者适用于一些简单比较或单项比较,如比较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尔其帝国等几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国家的疆域特点,仅用口头叙述一下即可;至于复杂一些的多项比较,就必须使用板书了。板书也可以分为两种,比项不多的可以随机地列项书写,比项较多的当然以制表为好。如果从比较的幅度上分,可以有局部比较和全面比较,如比较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17—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习惯上是就两者共同的思想解放性质和不同的背景与作用作局部比较对于两次运动中出现的人物和学说思想、群技研究、文学创作,则不作具体比较;而对于英国、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常常要就革命的可能性、必要性、成熟时机、导火线、具体经过、结果、特点、历史意义和地位等,作全面的详?细的比较。如果从比较的对象划分,可以有人物比较、事件比较、典章制度比较、科技与学术成就比较和宗教教义比较等。如三次世界性科技革命的比较,或者佛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教主、教义与发祥的时间和地区比较。如果从范围上划分,可以有国内比较和跨国比较。还可以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如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的比较就是纵向的,也是国内的;而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比较则是横向的,也是跨国的。如果从比较的规模划分,可以有两个条目的对比,也可以有多个条目的排比;对比用得较多,排比要少一些。譬如用二战后期中、美、英、苏四国交替参加的四个国际会议放在一起比较,就属于排比;上述世界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也属排比。此外,还可以分正向比较和异向比较或反向比较,如岳飞与文天祥比较或埃及的阿拉比与苏丹的马赫迪比较是正向比较,拿破仑与希特勒比较则是异向比较,至于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相比就属于反向比较了。总之,比较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有很多变化,其目的不外乎引导学生能够因此对历史知识加强辨别、深化理解、发现规律,乃至调动学习兴趣、促进记忆。其运用之妙,有待于教师各自灵活而刻意的发挥。

四、运用"比较讲授"法需注意的事项

从上述论证来看,历史内容的可比领域是非常宽阔的,比较讲授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但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也不可以任意地或无限制地使用。这里有一组要件可以形成我们运用比较方法讲授时的约束机制: 1.必须符合国家教育部颁行的中学历史教育新课程标准所指定的教学要求的方向;2.必须确认在教科书范围内的具体知识,不能过多地旁征博引,超越学生的可接受范围;3.在比较过程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不可以单纯追求可比性,以致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沼;4.保持积极、健康的思想情趣和科学、严谨的分析态度。不提倡哗众取宠、低级趣味、任意类比、制造噱头等做法;应以严肃、认真和灵活、恰当的比较讲授,达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