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外作业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

[日期:2017-12-26]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外作业评价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也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反馈与调控,但由于当前历史作业设计和反馈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课外作业评价的重要性并未得到体现。

一、历史课外作业设计和反馈中的问题

历史学科的课外作业,功能上看可分为巩固型与拓展型两种,形式有书面练习和课外活动,其评价过程涉及到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几个环节。

案例1:无字碑上该"写点什么"的"标准答案"[1]

"一方无字碑,似在诉说武则天当年的功过得失。而今面对无字碑,你该在上面写点什么呢?"有学生以"感业寺中,忍辱负重"、"既任贤才,亦用酷吏"及"呈巾帼之雄,兴女权之风"等语句作为答案。当时,看到这个答案后,我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任用贤才,发展生产,史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并把历史主观题的答题原则告知学生:尽量用课本上的话,尽量用直白的语言,按点答题。作为教师,我以为自己"尽责"了,可是,在学生点头的同时,那满含失望的眼神至今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这是一位初中老师评价学生的作业,展示了在作业评价探索中的迷惘和问题。

题目兼有巩固和拓展知识的功能,设计较为灵巧。"一方无字碑,似在诉说武则天当年的功过得失"的引导语指明了作业的内容,"该在上面写点什么"的提问规定了作业的要求。要做好这道题,需要在回顾和分析武则天统治措施及其效果和时代特点的基础上,运用人物评价的方法对其功过是非做出概括和推测。这样的作业,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有好处。

有关"武则天的功过得失",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学生的答案也是这样展开的,如:"既任贤才,亦用酷吏"是从用人角度对其历史功过的评价,"呈巾帼之雄,兴女权之风"是对其社会改革措施的看法。但这样的答案却被判为"不标准",反映了历史作业创新中的旧痕迹依然明显。这位老师在此后的反思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学生的答案'错'了吗?我的答案'标准'吗?我的'标准'答案和当年的八股文有何区别?"

当前我国初高中历史作业评价确实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从作业设计来看,内容大多围绕教材的知识点展开,形式单一、活动性作业少;从作业布置来看,脱离学习实际、忽视个性差异、缺乏层次性等特点较为明显。作业批改和反馈的问题则更多,一是答案的制订不考虑内容和形式,即使是开放性题目也要有统一答案;二是作业的解释只有分数,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三是作业批改只有对错的标记、作业的信息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这样的作业评价,会使学生有挫败感。

二、应对课外作业评价问题的策略

历史课应该拥有怎样的课外作业?好的作业标准是什么?怎样给学生反馈作业中的问题?如何利用作业评价改进教学?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

其一,历史作业的设计要注重知识的运用问题。与课堂教学一样,课外作业也要关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此已有一定的规范。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例,《世界现代史》板块的课程内容就提出了多种"教学活动建议",教师可据此布置相关的作业。

一是阅读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的作业,如针对"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老师可布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并写出读书笔记;二是观赏历史电影的作业,可要求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基础上写出"观后感"和"影评";三是运用历史地图的作业,如通过观察和制作地图,了解国家疆域和地名等地图现象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学习运用历史地图的方法和技能;四是历史调查的作业,如"通过查阅报纸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等,写出调查报告,学习从事社会调查的方法。"五是讨论和辩论的作业,撰写辩论词,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近年来,历史课的记忆性习题做得太多而历史书读得太少,造成了学生历史见识短、视野狭窄、历史底蕴不足的问题,建立在读书基础上的知识运用作业有利于弥补其缺陷。英美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美国高中4年(九年级至十二年级)大多开设有两年美国史的必修课程,其中,每个单元都有相当数量的课外作业,其形式以历史写作为主,主要有读书报告、电影观后感、历史人物和事件反思作文、历史课堂演讲报告和调查研究等。作业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的一次作业"就占整门课成绩的20%"[2]。作业的设计与学习主题紧密结合,作业的布置有具体明确的要求。

案例2: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的"作业要求"[3]

巩昂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伊顿派瑞(EdenPrairie)高中,这是美国中西部最大的一所公立学校。他在回忆十年级一战内容的作业经历时说道,历史老师先提供自己选编的材料,接着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回答问题,并从以下方面规定了作业的要求:

对下列的六篇文章,你有什么反应和反思?(1)美国的诗人波依思(DuBois)写的一首诗

(2)一个关于战争期间限制基本权利的演讲;

(3)法庭关于限制自由言论的决定;(4)美国威尔逊总统为了说服美国国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演讲;(5)苏联国家元首列宁关于反对战争的演讲;(6)关于很少讲到的阿米尼亚大屠杀的一篇文章;

读完其他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章,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美国应该不应该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哪篇文章把你说服了或者对你的选择有最大的影响?(2)要是你参与了1919年巴黎的战后会议,你会不会对凡尔赛条约投赞成票?为什么?哪一篇文章说服了你这样做?或者哪一篇文章对你的选择有最大的影响?

读完老师布置的两篇现代文章("9·11"以后写的),回答下列的问题:

(1)在战争期间,反对政府政策的人算是叛徒吗?为什么?(2)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外国人与反政府法案(AlienandSeditionActs)和当今爱国法案(PatriotActs)。

老师从材料出发布置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课外作业。第一种要求学生根据当时人们所记载或评论的材料发表看法,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过去。这些材料有的与战争限制民主的内容有关,有的与国家领导人对战争态度有关,有的与战争的危害性有关。老师要求学生看了材料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及时记录对这些事件的"反应"。第二种要求学生运用选读的材料对相关的重大事件做出判断,由此看出学生面临重大的选择时的反应,由此感受和体验历史。如,你怎么认识美国参战的问题、你如何对待凡尔赛和约的问题。这些作业比较关注学生读了哪些书、有怎样的反应,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哪一篇文章说服了你这样做""哪一篇文章对你的选择有最大的影响"。第三种要求学生在阅读当代人文章的基础上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拓展视野、吸取历史的教训。

其二,通过作业评语促进教学双方的有效交流。批改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和反馈教学情况的重要窗口。在作业批改中,有针对性地写上几句评语,不仅可以传递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指导意见,还能起到密切师生关系、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案例3:历史作业的"眉批"[4]

眉批又称旁批。旧时作文竖着写,教师将批语写在作文上方空白处,相当于面部眉毛的位置,故称眉批;现在作文横着写,教师将批语写在作文右侧的空白处,故称旁批。这里所说的"眉批"专指作业的评语,批语之地可以在作业空白的上、下方也可以在旁边。

任何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希望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因此可以多多运用表扬式眉批。如学生答题准确、规范、周密,可批上"很好"、"妙"、"高手"、"思路开阔,方法妥帖,具有综合解题能力"、"你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等等,会使学生倍受鼓舞,产生新的学习动力。对基础较差或比较懒的学生,运用这种眉批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有些学生对一些综合性难题一向空着不做,如果写了几行也应该充分肯定:"不错,有明显进步。"或写上:"你要是认真做,并不比别人逊色。"

与课堂理答受时间和节奏的限制相比,书面作业的批改在教学信息的交流上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对学生的反馈也更具针对性。同时,由于教师的口头反馈有时会使学生觉得尴尬,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更喜欢与教师书面交流。教学实验研究[5]显示,评语式反馈是有效书面作业的评价方式。如果将作业的效应值定为1的话,布置了作业但没有批改的效应值只有0.28,给出分数时效应值增加到0.78,给出分数还做出书面评语的效应值就会达到0.83。

有效的评语不等于表扬,要明确说明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能够提出改进建议。上例中写眉批一文的教师在仔细阅读学生作业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类型的作业提出了6种不同类型的评语。其中,每种评语都对学生作业的优缺点给出了准确的判断。他还总结了这样几个经验:眉批的"点"不能太多,应抓住作业中的主要问题;批语要从正面点拨,忌简单粗暴、讽刺苦;眉批要有启发性,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经验与教学实验的成果十分吻合,对作业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三,开发评价工具,预先告知作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某位教师在教学"隋朝的统治"后,布置了这样一份课后作业:杭州市近期准备举行一场关于大运河文化的研讨会,请你为这次研讨会设计一份宣传海报。接着,这位老师不仅提出了与设计主题、撰写说明文字有关的具体要求,还设计了一份关于《大运河研讨会》宣传海报的评价量规[6]。这份量规,有"态度"、"主题"、"艺术性"和"说明文字"四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下列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和相应的赋分。如"主题"维度有两项要求,一是"积极、健康",二是"能体现大运河的历史及文化、精神价值",赋分值均为10分。评价者根据这两条标准,对照相关作品质量给予0至10分间不同的分数,并以最后的合计均分作为其成绩。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不仅完善了学业评价的方法,还补充了评价的目标、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等内容。课程标准的修订为课外作业评价的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作业设计和批改方式的转型则是当前历史作业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注释】

[1]陈建:《改变学生答题八股化倾向之我见》,《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6期。[2]巩昂:《美国高中作业·历史卷》,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5年,第41页。[3]巩昂:《美国高中作业·历史卷》,第225—226页。[4]徐世德:《历史作业的"眉批":不应遗忘的角落》,《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5]刘辉:《促进学生学习的书面作业评价结果反馈研究》,转引自《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6—121页。[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07—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