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新史学》对今日中学历史教育的启示

[日期:2017-05-17]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梁启超《新史学》对今日中学历史教育的启示

王晓芳

梁启超《新史学》共六部分,依次为“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而对“中国之旧史”的批判是“新史学”论纲的突出部分。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旧史”有“四弊”:一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是“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是“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是“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缘此“四弊”,生出“二病”:一是“能铺叙而不能别裁”,二是“能因袭而不能创作”。所导致的恶果是“难读”“难别择”“无感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311页)。梁启超对中国旧史弊病的概括详尽和深邃,对我们今天的中学历史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虽然现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育不会再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的错误,且分裂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是被用作反面教材唾弃的,但纵观当前中国的历史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无不注重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而缺乏对当下的关照、对未来的预见;我们的学生,历史只是历史,“只有陈迹而不知今物”“只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谈不上智慧、做人,对未来更是茫然不知,也感觉不到历史教育同国家前途及个人职责之间有什么关系。

梁启超认为,旧史“能因袭而不能创作”而导致的恶果之一“无感触”,事实上这也是我们今天历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如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而这些评价在教科书中已有呈现,且很少作现实的探究和未来的预见。即使我们在课堂中注意运用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大部分也可能只是流于形式。据说,国外的课堂经常让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而且对角色进行大胆假设——让学生站在自己是国家总统等领导人角度来学习思考。国外的历史教育把孩子推到国家政治和未来发展的前沿,使他们从小养成总结过去、关注现在、谋划未来的习惯。

近年历史高考也出现了一些开放性试题,但我们的学生往往缺乏自己的见解,答案中流露出的死记硬背的套话,不能不说这是我们历史教育的悲哀。究其原因,责任不全在学生。我们历史教育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艺术有待提高;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有待加强;教师教授、练习时间有待减少;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时间有待延长……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者们已认识到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和提高能力,并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开发课程、选择教法、挖掘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所倡导的课改和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提倡的史学革命,出发点是一致的——希望培养出有创造力的、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究竟如何在历史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探索,连接与历史价值的关系,思考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历史与国家命运的联系,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的“教”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此,教师要勇于转变自己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的帮助者和良师益友,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和前提。

2.分层导学,问题探究。问题探究能较好地解决各个层次学生的差异问题,在讨论问题时创造机会先让中等水平学生发言,利用他们知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水平高学生的优势,启发学生深刻理解。这就教师善于学习,用合适的材料创设“问题场”,让有意义的问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焦点,以拓展历史的更多价值,获得善和美的价值观。

3.大胆假设,突破陈规。在课堂教学或试题设计中,可以尝试着连接学生与历史价值的关系,从历史角度出一些与政治、战争、外交乃至国家前途命运休戚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说明自己的观点,树立“国家就是我的国家”“我就是未来国家元首”的主人翁精神,履行主人翁职责,以养成关心国家、关注时事、参与谋划国家发展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简单地以对错来评判,而要从学生的推理、分析、判断中寻找合理、准确的成分,以培养其善和美的价值观。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任何历史现象、历史问题也是复杂的,既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相关,也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民族等密切联系,这就需要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者不断学习,与政治、地理、语文乃至数学、物理、英语等老师加强交流,除了参加省、市、区、校多级培训,还要有计划、有方向、有选择的读书,只有教育者自身在知识结构上有一定高度,才能拓宽被教育者的视野。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也反对把历史课上成对史料简单的罗列,不重视基本知识的落实、讲解。其实,改革、创新不是空洞的,而是依托一定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历史学习是建立在丰富史料基础之上的,多角度分析史料,用已有的知识对历史进行解释,使过去所发生的人和事变得可以理解,才能对历史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作者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