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知识点总结(5)
[日期:2021-03-16] | 作者:化学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第五节 化学肥料
-
化学肥料: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
-
农家肥料的特点: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
化学肥料的特点:营养元素单一,肥效快。
-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
氮肥
-
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缺氮的表现:叶黄)
-
常用氮肥
-
-
名称 |
化学式 |
含氮量 |
使用注意事项 |
|
尿素 |
CO(NH2)2 |
46.7% |
|
|
碳酸氢铵(碳铵) |
NH4HCO3 |
17.7% |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
硝酸铵(硝铵) |
NH4NO3 |
35% |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
|
硫酸铵(硫铵) |
(NH4)2SO4 |
21.2% |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
|
氯化铵 |
NH4Cl |
26.2% |
|
|
氨水 |
NH3·H2O |
|
加水稀释后施用 |
|
硝酸钠 |
NaNO3 |
|
|
|
-
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化肥,并且尿素是有机物。
-
铵根离子的检验
方法一:取样,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闻到刺激性氨味,说明有铵根离子:
NH4NO3+NaOH=NaNO3+NH3↑+H2O
如果现象不明显,可以加大反应物的浓度,或者加热。
方法二:取样,加熟石灰研磨,如果闻到刺激性氨味,说明有铵根离子: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
氮肥的简易鉴别
-
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区别。
-
对于剩下的氮肥,首先加碱研磨,没有气味的是尿素。
-
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铵。
-
接下来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铵,否则是硝酸铵。
-
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
钾肥
-
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缺钾的表现:叶尖发黄)
-
常用钾肥: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
农村最常用的钾肥是草木灰。
-
-
磷肥
-
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
常用磷肥:磷矿粉(磷酸钙)、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
过磷酸钙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 -
磷酸根的化合价是-3,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5。
-
-
复合肥: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
-
常见的复合肥有: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铵
-
后三者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
-
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
土壤污染:产生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
-
大气污染:产生一氧化二氮、氨气、硫化氢等气体
-
。
-
水体污染:氮、磷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赤潮、水华等现象。
-
长期使用硫酸钾、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
对待化肥的态度: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
-
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
氮肥 |
钾肥 |
磷肥 |
看外观 |
白色晶体 |
灰白色粉末 |
|
加水 |
全部溶于水 |
大多数不溶于水 |
|
灼烧 |
可燃烧,熔化有气泡或冒烟 |
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
|
加熟石灰 |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
无气味放出 |
|
-
初中需要掌握的唯一一种农药就是波尔多液,农药也需要合理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