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文化

双流区邓玉名师工作室莅临我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日期:2025-04-02] 作者:高中物理组 次浏览 [字体: ]

春和景明,万物葳蕤。2025年4月1日下午,双流区邓玉名师工作室七位教师带着深耕教学的热忱,走进立格实验学校,开展了一场聚焦物理课堂、共话教学提升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课题为《动能 动能定理》,作为教科版高中物理教材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节课涵盖了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等核心知识点。

 

我校金老师通过视频引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高空落下的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提出动能概念,降低了动能概念理解的难度。通过情景演示,得到结论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通过一个情景串联四个内容,恒力做功,多个恒力做功,变力做功,曲线运动中的功能关系,使得动能定理的阐述逻辑严密,为后续力学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老师先回顾功的概念和计算知识,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并完成知识点填空,让学生分组按照不同的要求完成例题,采用更加具体的数据,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动能变化与外力做功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习题加深理解动能定理,并体会到动能定理在多过程运用中简便性。

 图片5.png

教学方法上,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动能的变化,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启发式教学法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如“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动能定理适用于哪些情况?”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体而言,《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细节,相信能够使学生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为他们的物理学习之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接着,邓玉老师围绕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U+T教学模型建构研究——基于规律课堂的设计路径与实施策略的专题讲座。强调“知识生成”与“能力迁移”是“U+T”教学模型的两个核心目标。在知识生成方面,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非被动接受。可以通过问题导向、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在能力迁移方面,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应用情境,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动能 定能定理》为例,深刻学习“U+T”模型基于规律课堂的设计路径与实施策略。通过这次活动,每个老师都收获很多。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唯有怀揣匠心,且行且思,方能在时光中遇见更好的自己。立格实验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教学教研,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让每一次研讨都成为教师进阶的阶梯。春日共研,未来可期,我们始终在路上。


下一条:没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