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文化

合作探究●实践应用●拔尖创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日期:2024-01-19] 作者:信息中心 次浏览 [字体: ]

撰稿人:付秀军

【合作探究】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极其优秀的品质,是持续学习、深度学习的重要前提。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是立格实验学校20年来不断探索与实践的群体智慧。

微课题教学是将我校长期开发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法,可有效地深化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践行初中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体现高校长微课题教学的思想和策略,基于高中学生更强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科技)组在高中学段开展了分小组微课题教学实验,待时机成熟,累积一定经验后再向初中学段推广。

我们实施的方式和流程是:

1. 6人左右为一小组进行分组,并推举组长人选。

2. 挑选比较有探究价值的点,提前一周给其中一个小组布置任务,让他们准备好为全班其他同学授课。

3. 当堂课时,前面15分钟由老师实施,为授课小组做好必要的铺垫。

4. 授课小组集体上台为全班同学讲解演示,这个过程持续大概15分钟。

5. 全班其他小组学生针对授课小组的讲解提出问题,由授课小组答疑,并给该小组评分,时间5分钟。

6. 最后5分钟由教师点评和作必要的补充。

以下是活动照片:

这样做的原因是:

1. 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讲结合起来,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不至于完不成教学进度。

2. 如果采用全体小组在课堂上实时探究的形式,探究问题的深度会受到极大限制,汇报的时间也不允许。

3. 课前探究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精神的。

4. 学生小组讲解会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是有特殊效果的,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实践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与初中已有很大不同,知识广度和深度加大且以理论学习为主,因此需要将一部分课放在班级教室组织教学;一部分放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教学,选择一些小课题、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网上探究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需求的能力,我们留下一些课时,购买一些设备让学生动手实践。以下是学生制作网线和组建家庭局域网的活动照片:

 

 

【拔尖创新】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今各个中学都在不断摸索和努力的方向,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当前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信息技术作为一们非高考科目,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给学生展示高考之外更广阔的天地,为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或特长。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开设了人工智能、Python 程序设计和信息学奥赛课程,通用技术老师开设了航模、机器人和3D打印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

2023年的信息学竞赛系列活动中,来自高二1班的周之卓同学先后获得CSP-J/S提高组初赛一等奖、CSP-J/S提高组复赛二等奖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二等奖,这是目前我校学生在该领域获得的最高奖项,其实际分数也是2023年双流各个学校信息学竞赛参赛者中的最高分。


2023年双流区第十九届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编程类比赛中,我校高一、二共39名学生获得初赛一等奖,其中来自高二3班的何英豪同学获得决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