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日期:2014-06-11]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字体: ]

第4课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

2.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技能方面:

1.逐步形成敢于自己动手维护计算机的习惯。

情感方面:

1.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学生之间的协作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1.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

1.分组协作;

2.自主学习;

3.知识问答和练习。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设计思路

这节课以理论为主,教材上要求的学习任务不太高,但是这部分内容在各级计算机考试中考察的最多,也是中学阶段唯一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一节课,因此我们需要对这节课的学习要求适当提高。

为了不像传统理论教学那样把这节课上的十分枯燥,我采取先学后讲,先学后练的方式,这样可以帮助7年级的学生初步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未来的学习是以自学为主。7年级的学生基本上不具备自学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自学首先要找准学习的方向,所以我提供学习后要解答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学习,并对重点内容做了特别注释。

在自学后需要有一定方式来检验学习的成果,第一阶段就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再做简单分析解释,加深学生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加深学习,并验证学习的效果,在第二阶段我设计了竞赛抢答,将书本知识用于考试和实践中去。

前面两个学习阶段完成了,学生可能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还是比较模糊,所以第三个阶段,建立总体结构图,就是理清学生的思路,建立全局性的认识和概念,因此第三个活动让学生完成计算机系统结构图表,为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认识,这属于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属于本课中的一个小节。

最后,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外设,设计组装一台电脑需要的部件,完成配置清单,让学生尝试组装,大胆动手,消除对计算机内部结构的神秘感。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

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

预期效果与备注

一、导入课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计算机的诞生以及发展,也了解了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今天我们将要进一步深入的去了解一台计算机的内部组成,了解计算机是怎么工作的,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有机会能够自己组装一台计算机。

 

新课:

今天我们的学习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给学生分组并指定每组的小组长。)

<活动1>第一阶段: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问题如下:

1.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他们的定义是?

2.按照基本的功能结构来划分,计算机硬件系统又可以分为哪五大组成部分,其中CPU包括其中的哪两大部分?

3.存储器可以分为哪两大类,一般情况下,硬盘、内存和软盘谁的容量最大,谁最小?

4.举出常见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5.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哪两大类,WINDOWS操作系统系列属于哪一类,打字的WORD属于哪一类?(8分钟)

 

教师:现在,采取分组竞答的方式来依次回答问题,并为每组记分。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分析每个问题,并适时提供实物给学生展示。

 

<活动2>第二阶段:竞赛答题  练习提高

在这个阶段,每个小组的代表先选择你们组要选择回答的问题编号,看题后由本组内成员举手回答问题,如果觉得回答错误,本组成员有一次重新修改的机会,两次错误,则由其他组成员抢答。

为学生提供9个竞选的选择题。题目如下:

1.按照基本的功能结构来划分,计算机硬件可以分为五大部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这五大部分?

A)输入设备     
  B)
内存      
  C)
运算器       
  D)
控制器

2.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A)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B)
存储各种控制信息
    C)
保持各种控制状态
    D)
控制计算机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3.关于微型计算机的知识正确的叙述是 
  A
  键盘是输入设备,打印机是输出设备。
  B
  当显示器显示键盘输入的字符时,它
     
属于输入设备;当显示器显示程序的
     
运行结果时,它属于输出设备。
  C
  Windows XP是一种很重要的应用软件。
  D
  打印机只能打印字符和表格,不能打
     
印图形。

4.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贮器、控制器
B
.主机和外部设备

C.上机与应用程序
D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5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分为( )
 
A.辅助存储器
 
B.闪存
 
C.主存储器
 
D.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6、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
   
结构的是(

  A、牛顿 
  B
、乔治。布尔 
  C
、爱因斯坦 
  D
、冯。诺依曼

7.下列各组设备中,同时包括了计算机的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的是(

(图片提供选项,这样要求学生认识这些设备,并知道他们的功能。)

8.下列4种软件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游戏软件   
  B
DOS   
  C
C语言   
  D
Windows 2000

9.下列关于存储器方面的介绍,你觉得有误的
   
是(

  A.小王家电脑一共装了两根内存条,总内
 
存大小达到1G,玩一般游戏觉得比较合适了;

  B.李同学用一张软盘拷贝了10MP3歌曲回家;

  C.我家的电脑上存储了25部从网上下载下
 
来的电影;

  D.硬盘的存储容量一般情况下比内存大的多。

 

教师分析每个问题,并对疑难的地方做解释。

 

第三阶段:建立总体结构图

前边我们了解了计算的各部件以及他们的功能,现在该让我们来建立对计算机系统总体的结构认识了。

<活动3>教师提供一张计算机系统的图表,其中设置有一些空白的文本框,需要学生来完成它。

给学生3分钟时间来填写这张表。

学生填完后,叫学生回答,老师由总到分层层递进来分析整个计算机系统。并作为这节课学习中的一个小节。(到这里时间控制在35分钟)

 

第四阶段:拓展提高

教师问:你家里的计算机只有以上我们学习的那些组件吗?

 

教师解释:为了扩展我们计算机的功能,我们还有很多外设可以使用。

<活动4>现在让我们来看一张电脑组装的配件清单,了解一下组装一台完整的计算机需要哪些设备。

教师提供配置一台电脑的清单(你可以上太平洋电脑网(http://www.pconline.com.cn)查询或网上求助他人

未完成的同学下去自己完成这张表,下节课我们展示一下同学们的配置单。

 

 

 

 

学生听老师的引入

 

 

 

 

 

学生等待分组,并对后续学习充满期待

学生通过打开教师准备的学习资料,自己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选择阅读教本和通过网络搜索获得。

 

 

 

学生自学(自学一定要带着问题来学习,有了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再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学生举手竞答

 

 

不会回答的学生会注意教师的分析,并观看教师提供的实物。

 

 

 

 

 

 

 

 

 

每组代表选题,选择后全班同学可以阅读题目,由选择的那组优先回答,有一次修改机会,若修改后未正确,其他组的同学举手抢答。

 

 

 

 

 

 

 

 

 

 

 

 

 

 

 

 

 

 

 

 

 

 

 

 

 

 

 

 

 

 

 

 

 

 

 

 

 

 

 

 

 

 

 

 

 

 

 

 

 

 

 

 

 

 

 

 

 

 

 

 

 

 

 

 

 

 

可能选错的学生听老师的分析或学生自己的说明。

 

 

 

 

 

 

学生练习,填写整个图表。

 

 

 

 

 

 

 

 

学生回答:不是,还有主板,显卡,网卡,声卡,风扇,电源等。

 

 

 

 

 

学生上网查询相应设备的型号,价格等,并尝试自己组装。

 

 

 

 

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学生对计算机内部结构有很高的兴趣,但是他们却不了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网络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要分组竞答,所以学生兴趣很高,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比教师直接讲授效果好。

 

让学生初步养成自学的习惯,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学生热情很高,因为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基本上所有的学生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

 

 

 

 

 

 

 

 

 

前面组织了学生自学,学生回答了问题,并且老师对有的问题做了分析说明。学生算是初步学习了这一课。接下来为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巩固学习效果,所以设计一个练习,让学生将学到的东西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相当的高,并且都能积极主动的来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疑难解答,学有所获。

 

 

 

 

 

 

为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认识,应属于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属于本课中的一个小节。

 

 

 

 

 

对计算机了解比较多的学生兴趣很高。

 

 

 

 

 

尝试组装,大胆动手,消除对计算机内部的神秘感。

 

课后反思:见后页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学反思

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我组于第13周和第14周进行了”人人献课”活动,这次7年级选择的题材为“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我于第14周星期一,选择7年级9班上了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这一课。

先说说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这节课以理论为主,教材上要求的学习任务不太高,但是这部分内容在各级计算机考试中考察的最多,也是中学阶段唯一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一节课,因此我们需要对这节课的学习要求适当提高。

为了不像传统理论教学那样把这节课上的十分枯燥,我采取先学后讲,先学后练的方式,这样可以帮助7年级的学生初步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未来的学习是以自学为主。7年级的学生基本上不具备自学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自学首先要找准学习的方向,所以我提供学习后要解答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学习,并对重点内容做了特别注释。

在自学后需要有一定方式来检验学习的成果,第一阶段就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再做简单分析解释,加深学生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加深学习,并验证学习的效果,在第二阶段我设计了竞赛抢答,将书本知识用于考试和实践中去。

前面两个学习阶段完成了,学生可能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还是比较模糊,所以第三个阶段,建立总体结构图,就是理清学生的思路,建立全局性的认识和概念,因此第三个活动让学生完成计算机系统结构图表,为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认识,这属于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属于本课中的一个小节。

最后,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外设,设计组装一台电脑需要的部件,完成配置清单,让学生尝试组装,大胆动手,消除对计算机内部结构的神秘感。

在教学中实践了这课的设想之后,出现了很多亮点,也出现了与自己的设想有偏差的地方。

1.             分组竞赛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对学生有比较强的吸引力。

3.             采取先学后练,先练后讲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4.             整个教育以活动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学以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方式。

5.             各个活动的安排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由简入深,符合学习的一般规律。

6.             信息技术的理论课一直存在只教不练,学后全忘的现象,而在这节课中设计了练习来促进学习,充分检验了学习的效果。

7.             适当的采用网络模式下的教学,这是未来教学的方向。

不足的地方主要有:

1.由于以活动贯穿始终,所以对理论的讲解过少。

2.采用分组对抗的方式,最后的奖励要实际有效。

3.分组竞答难以掌控公平性,有的方式好,但是不容易实施,容易实施的方案会损失掉一些公平性。

4.下发自学课件花的时间太长,占用了正常教学时间,这是课前准备还是不足引起的,实际上教学课件用网页来制作就更完美了,也避免下发时间过长的问题。

5.由于教师准备的材料十分丰富,学生利用教材的成分太少。

6.第一个版块把全课重点给出,让学生自学,部分学生自学的效果不是很好,学生自学的习惯还不够好。

7.信息技术课课堂监控需要加强,少数学生游戏,上网的处理。

 

信息技术组  官勤学

                                              2014年6月